他从哈佛归来,斩获这项重量级金奖!

liukang20241周前群众吃瓜645
近来,我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第六届我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奖人选名单,其间金奖10名,优异奖20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汪俊峰教授荣获金奖。该奖项由我国环境科学学会于2018年初次建立,旨在奖赏从事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研讨,年纪不超越40周岁的优异青年科技作业者。自建立以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有4人获奖,其间1人取得金奖,3人取得优异奖。
回绝精力内讧,“天坑”不是坑
汪俊峰本科学习的是信息工程专业。2009年适逢“互联网”大热,大多数同学结业后都挑选从事IT职业,但汪俊峰“不想卷”。在他看来,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环境科学将不再是咱们口中的“天坑”专业,“它与咱们的日子休戚相关,环境科学有未来!”因而,他挑选跨考南信大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讨生,结业后顺利考上江苏省扬州环境监测中心的编制。
本以为会一向这样安稳地作业下去。但2013年我国东部一同雾霾事情改变了汪俊峰的人生轨道。“世界上最悠远的间隔,不是生与死,而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却看不见你的脸。”这让汪俊峰深受牵动。为了愈加深化地学习、更好地处理社会亟需,他决然辞去系统内作业,于2014年回南信大攻读大气物理学和大气环境专业的博士。
汪俊峰首要从事大气污染化学方面的研讨,信息与环境的交叉学科布景让他的研讨作业更称心如意。要在海量的观测数据中挑选到有用信息,就需要一套作业高效、适配性高的计算机程序。“准程序员”身世的汪俊峰在编写程序方面称心如意,很快开宣布课题组的“专属程序”。尔后,课题组的成员们一向在用汪俊峰编写的这套程序。
读博期间,汪俊峰跟从陈敏东教授和盖鑫磊教授学习。汪俊峰是盖鑫磊的榜首个博士生,年纪附近的两人亦师亦友,他们一同从零开始建立实验室,一同在祖国的高山海角进行户外观测。汪俊峰清楚地记住,在2015年4月,汪俊峰与盖鑫磊在南京市建邺区排查污染源,夜里23点55分,他们忽然发现气溶胶质谱仪(AMS)仪器过热,乃至温度直达40度以上。两人马上打车“狂奔”曩昔修理仪器,直到天擦亮才回校园。
盖鑫磊的爱人常开玩笑说,老公和她待在一同的时刻还没有他俩多。在记者不久前对盖鑫磊的一次采访中,他还骄傲地向记者着重,近期最大的“效果”便是培育的学生汪俊峰不只作为教师入职南信大,更获批了国家天然科学基金优异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一路走来,汪俊峰心无旁骛,既不盲目跟随群众,也不死磕纠结内讧。一旦确认了心里的方针,就专心于本身。“任它山高水远、荆棘丛生,我也定要去闯一闯”,汪俊峰说。
“e人”搞科研,不用非坐冷板凳
2015年,汪俊峰作为联合培育博士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学习,师从范畴内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张琦教授。2018年,在南信大-哈佛大学空气质量和气候联合实验室的引荐下,又赴哈佛大学Daniel Jacob教授与Scot Martin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讨。
“哈佛的剖析测试中心就在实验室周围,配有百余台高端化学剖析设备。做任何化学剖析,不出校门就可完结。”在哈佛,稠密的学术气氛和丰厚的学习资源使汪俊峰的科研思想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哈佛大学教授们的作业效率也十分高,不论是周末仍是晚上,汪俊峰的导师在三个小时内必回复邮件,并附上具体的修改意见。“周围都是全球各学科范畴的顶尖大佬,这样的渠道真的是太难得了!”汪俊峰说。
每个周五都是一场学术盛宴。这一天,哈佛大学工程与使用科学学院都会约请一位全球顶尖的学术大咖进行共享。咱们不只能够倾听陈述,还能够提早预定独自会晤,与大咖进行面临面的独自沟通。“平常在顶刊文献上才干见到的人,忽然来到了我面前,就像粉丝和明星碰头似的,让我特别激动。”汪俊峰说。
有时分几个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只需大咖悄悄一个指点,立马就舍得云开见月明。与来自加州大学Chris Cappa教授的一次会晤让汪俊峰记忆犹新,“不管你提出哪个范畴的问题,他都能接得住。一个一个的新idea不停地从脑子里蹦出来,而且十分深化浅出,让我一会儿摸到了方向。”
“科研不用非坐冷板凳,协作共赢会让咱们走得更远。”凭仗天然的“e人”特点,汪俊峰的科研之路愈加顺利。设备不行,汪俊峰就从意大利团队借,还经常跑北京的师兄团队蹭仪器做户外观测研讨,到天津大学、我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讨所等搜索数据,寻求更有力的科学支撑。
尽力定有回响。长久以来,汪俊峰致力于我国大气气溶胶溯源及二次生成机制方面的研讨,现在掌管国家天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省市级科研基金多项;作为榜首或通讯作者在《天然-通讯》《美国科学院院刊》、Environ. Sci. Techno.等期刊宣布研讨论文17篇,其间ESI高被引和热门论文4篇,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立异性效果,为我国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应对供给了理论支撑。
此外,汪俊峰现在还担任Hygien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Advances期刊青年编委,Frontiers in Sustainable Cities客座修改等。宣布论文曾获江苏省优异博士学位论文和美国化学会Environ. Sci. Techno. Lett.最佳论文奖。汪俊峰教授担任中印大气科学家协会(CIAAS)秘书长,全程参加组织了2019年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CIAAS第二届学术年会,招引了来自全球的200多名科学家参会。
深信“一万个小时”理论,进程比成果更重要
海外肄业作业多年,汪俊峰一向没有忘掉自己的初心。“在海外再久,我的根一向在我国。一方面,国内的科研自由度很高,我能够完成科技报国的抱负;另一方面,我的家人和朋友也都在这儿,咱们我国人便是喜爱热热闹闹的日子。”
2022年3月,汪俊峰正式入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甫一入校,就先后当选江苏省特聘教授、国家严重人才方案A类青年学者等,完结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改变。
对汪俊峰来说,本科教育比科研压力更大。“咱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听懂而且爱上这门课,课后就一定要支付数倍的尽力。”在教育方面,他倾泻了很多精力,往往预备一堂课就要好几天。
“备课尽量全面,知识点尽量明晰。”例如,在“大气化学”的课堂上,为了协助学生深刻理解“气溶胶”这一问题,汪俊峰深化浅出,先是向学生机敏提问“臭味仅仅是一个滋味吗”,然后奇妙借用“为什么上完厕所要洗手”这一常见问题,来阐明“粪便等排泄物也会以气溶胶的方式存在空气中”。化用日子知识,既使学生易于承受,也在耳濡目染中培育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考虑形式。
在汪俊峰看来,不只学习有学习的系统,科研也有科研的思想。汪俊峰常常喜爱于具有跨专业布景的学生,他的硕士生孟海风曾由于自己较为单薄的专业根底而感到苍茫。“汪教师一向用‘一万个小时’的理论来鼓舞我。当咱们花在某个范畴的时刻到达一万小时的时分,咱们就将成为这个范畴的佼佼者,因而长时刻继续的堆集和总结是十分重要的。”孟海风说,“汪教师告知咱们,发论文仅仅一个成果,进程才是意图。”在汪俊峰的鼓舞下,孟海风对本身专业的了解逐渐趋于老练,在漫漫科研路上一步一个脚印。
“科学思想十分重要,他体现在日子的方方面面。”汪俊峰还经常对学生说,“咱们科研人不能总是说或人怎样了得,由于个别不具有统计学含义。‘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data’(全部以数据说话)。”脚踏实地是他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本年9月,亚运会在杭州举办,为完成“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的方针,主办方对空气质量提出了严厉的要求。近来,汪俊峰正带领学生一同,致力于杭州亚运会的空气质量监测保证作业,为亚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保证供给要害的数据支撑。“学以致用,这才是咱们从事科研的终究意图。”汪俊峰说。
通讯员 周宏怡 林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正 李海慧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深陷反犹争议和论文抄袭指控,哈佛女校长就任半年后黯然离任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萧达 甄翔 陈康】当地时间2日,深陷反犹争议和论文抄袭指控的美国哈佛大校园长克洛迪娜·盖伊宣告辞去职务,当天晚些时候哈佛大校园方宣告承受其辞去职务,并录用了暂时校长。大约一个...

友情链接: